湛江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湛江大学

[切换城市]
湛江站> 湛江教育> 湛江大学> 广东海洋大学信息

广东海洋大学

英文名: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简称:“广海”,“广东海大”,“GDOU” 所在地:湛江 院校代码:10566 类型:理科类/农业类/农林类/考研院校

省部共建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师资怎么样, 广东海洋大学师资好不好

截止2013年9月11日,学校共有教职工1855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062人、副高职称以上人员620人、博士学位者249人;博士生导师17人、硕士生导师197人;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双聘院士”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7人;先后有105人次入选近四批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 。

  • 黄和
  • 广东海洋大学导师:黄和  姓名:黄和  出生日期:1962年2月1日  职称/职务:教授/中心实验室主任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广东省湛江市解放东路40号 邮编:524025  电话:2362771(办) 13702881596(手机)  E-mail:zjhahe@yahoo.com.cn  教育背景:1982年7月毕业于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热带作物产品加工专业。2003年10月至11月赴澳大利亚学习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  工作简历:  1982年7月至1991年12月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产品加工设计研究所工作。  1992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湛江)工作,任中心常务副主任兼技术负责人。  2004年1月至今在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工作,硕士研究生导师,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首席教师。2005年6月任中心实验室主任。  承担的主要课程:  研究生课程《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  本科生课程《食品安全卫生学》、《食品法规与标准》。  主要成果:  1、“食品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获2008年广东海洋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2、“具有海洋特色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教学成果获08年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五)。  3、“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教学成果获08年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五)。  4、2007年“菠萝皮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的研究”获广东海洋大学实验技术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  主持的主要科研课题:  1、国家“863”计划(2007AA091806)子课题“”加工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及可追溯体系研究”  2、农业部“948”项目(ZL948K04)子课题“水产品质量安全与HACCP应用”  3、广东省科技厅项目(2006B20501002 )“对虾加工微生物风险评估的研究”。  4、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课题“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研究”  5、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海洋捕捞水产品生产管理规范》、《绿色食品鱼糜制品》等十八项农业行业标准和广东省地方标准《冻熟虾》的制定。  主持的教改课题:  主持一项08年校级教改课题“食品类专业开放式教学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XJG200809)”。  负责指导的学生研究创新性实验项目“苦瓜活性成分提取工艺的研究”获学校批准立项。  主要论文:  1、菠萝皮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广西热带农业》2007年第2期。  2、菠萝皮发酵饲料研究,《新饲料》2007年第4期。  3、菠萝皮发酵生产饲料蛋白的工艺条件研究,《饲料工业》2007年第28卷11期。  4、单冻生虾仁中金黄色葡萄球风险评估,《现代食品科技》2008年第24卷4期。  5、单冻熟虾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应用,《中国食品》2008年第5期。  6、模拟蟹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模型的建立,《食品与发酵工业》2008年第34卷第12期。  7、冻熟虾中副溶血性弧菌生长模型,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9年第29卷第1期。  专利:  “菠萝皮发酵生产饲料蛋白方法”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教材专著:  1、《水产品质量安全与HACCP》,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8年1月。  2、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食品标准与技术法规》,副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8月。  3、《水产品质量安全与检验检疫实用技术》 ,副主编,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年8月。  奖励:  1、2000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绿色食品先进工作者。  2、2007年“食品标准与法规”教案获广东海洋大学优秀教案奖。  3、2007年被广东海洋大学评为优秀教师。
  • 毛伟杰
  • 广东海洋大学导师:毛伟杰  姓  名:毛伟杰  出生日期:1973年5月  职称/职务:副教授  通讯地址: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电话:13189479035  E-mail: maoweijie@hotmail.com  教育背景:  1992-09-1996-08  黑龙江商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大学本科(学士)  1997-09-2000-03  黑龙江商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  硕士研究生(硕士)  2002-04-2006-03  东京海洋大学 食品生产学 3年  博士研究生(博士)工作工作简历:  1996-09-1997-08  黑龙江省纺织工业设计院助理工程师  2006-04-2006-09  东京海洋大学 食品生产学科特别研究员  2006-10-2008-05  大连民族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食品工程系系主任,教师  2008-05-至今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教师。  承担的主要课程:  主讲过:食品工艺学、食品化学、软饮料工艺学、水产品保鲜技术  目前承担的课程:海洋资源综合利用  参加的科研课题: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鲜切果蔬伤乙烯形成对酶促褐变的作用机理,2008-2010。  2. 大连民族学院博士启动基金项目:微波加热技术在鱼糜制品中应用的研究,2007-2008.  3.  共同研究项目: 利用微波对鱼糜制品进行加热的研究,2002-2004。  主要科研论文(第一作者):  1.  Gel strength of kamaboko gels produced by microwave heating.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12(4),241-246, 2006. (SCI收录)  2.  Mao,W.J., Watanabe,M., Sakai, N. Analysis of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s in kamaboko during microwave heating. J.Food Engineering, 71, 187-192, 2005. (SCI收录)  3.  Sakai,N., Mao,WJ., Koshima,Y. Watanabe,M. A method for developing model food system in microwave heating studies. J.Food Engineering, 66, 525-531, 2005. (SCI收录)  4.  Mao,W.J., Watanabe,M., Sakai, N.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surimi at 915MHz and 2450MHz as affected by temperature, salt and starch. Fisheries Science, 69 1042-1047,2003. (SCI收录)  5.  Mao,W.J., Watanabe,M., Sakai, N.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frozen surimi at 915MHz and 2450MHz.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9(4),361-363, 2003. (SCI收录)  6.  张守文、毛伟杰 改善荞麦-小麦混合粉流变学特性的研究,粮食及油脂, 1, 3-7, 2001.  7.  张守文、毛伟杰 荞麦-小麦混合粉流变学特性及应用的研究,粮食及油脂, 6, 2-6, 2000.  论著:  1.  Sakai,N., Mao,WJ. Infrared heating. In: Sun.DW (ed). Thermal food processing.  Taylor & Francis group, New York. 493-525; 2006.
  • 郑惠娜
  • 广东海洋大学导师:郑惠娜  姓 名:郑惠娜  出生日期:1979年8月  职称/职务:讲师  通讯地址: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电话:0759-2362461  E-mail:margaretphd@126.com  教育背景  2006.9-2009.6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理学博士  2003.9-2006.6    华南理工大学   工科硕士  1998.9-2002.6    广东海洋大学   工科学士  研究方向  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水产品深加工、海洋功能性蛋白的开发与利用。  主持的科研项目  酶法制备马氏珠母贝高F值寡肽研究(0912259)—广东海洋大学引进人才博士基金  参加的科研课题  鱼虾贝高值化加工技术与产业化—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7BAD29B09)  主要经济贝类加工技术引进、创新与示范—农业部948项目(2006-G42)  贝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主要科研论文  Huina Zheng,Chaohua Zhang, Wenghong Cao, Shucheng Liu, Hongwu Ji.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inctada martensii meat protein hydrolysates with a high Fischer rati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44(6):1183-1191(SCI)  Jinsong Cao,Xiaoqin Wang, Huina Zheng. Comparative studies on thermoresistance of protein G-binding region and antigen determinant region of immunoglobulin G in acidic colostral whey. Food and Agricultural Immunology, Volume 18, Issue 1 March, 2007,(SCI)  郑惠娜;章超桦;刘书成;曹文红.马氏珠母贝蛋白的分离及分子量分布研究.水产科学,2008,(09)(中文核心)  郑惠娜;章超桦;曹文红.海洋蛋白酶解制备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水产科学,2008,(07)(中文核心)  郑惠娜;曹劲松.牦牛与奶牛酪蛋白制备的CPPs分子量分布及其生物功能研究.中国乳品工业,2006.6(中文核心)  郑惠娜;曹劲松.口服牛初乳生理功效的最新研究进展.中国乳品工业,2005.2(中文核心)  曹劲松;郑惠娜; 何宗民;杨志成.牦牛与奶牛酪蛋白制备CPPs的酶工艺优化及其离子交换纯化研究.中国乳品工业,2006.4(中文核心)
  • 李雁群
  • 姓 名:李雁群  出生年月:1963.6  职 称:教授  学 位:博士  通讯地址:广东省湛江市湖光岩东广东海洋大学三实验楼406室  电 话:13432851699 E-mail: liyq2004@126.com  教育经历:  2000.9-2004.4 江南大学(原无锡轻工业大学)发酵工程 博士研究生毕业  1988.9-1991.6 无锡轻工业大学 食品工程 硕士研究生毕业  1979.9-1983.7 无锡轻工业学院 制糖工程 本科毕业  工作经历:  2011.3-现在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教授 硕士导师  2009.3-2011.3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教授 硕士导师  2007.3-2009.2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生物与化工系 博士后  2004.7-2007.3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副教授 副系主任 硕导  1991.7-2000.8 江西中德联合研究院 副教授 硕士导师  1983.8-1988.8 江西信丰制糖厂 工程师  主讲课程:  目前承担课程:《食品质构与流变学》、《食品专业英语》、《食品生物技术导论》;  曾经主讲课程:《生物工艺学》、《发酵工厂设计概论》、《公共食品安全》、《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  科学研究工作:  (一) 研究方向  1. 微藻油脂方向,包括产油微藻藻种选育、微藻产油条件、微藻脂肪酸代谢调控以及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功能性脂肪酸等,也开展微藻油脂生产的工程问题研究。  2. 微生物多糖方向,包括食用菌多糖和微藻多糖的产生条件、多糖的结构和生物活性功能等。  3. 食品生物技术应用,包括果酒酿制、发酵食品等。  (二) 现主持的项目  1. 科技部“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子课题“微藻油脂水酶法提取技术研究(2011BAD14B03-06)”;  2. 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通过转基因微藻生产神经酸的研究(2011B050400027)”;  3.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项目“利用锅炉烟气培养微藻高产油脂的研究(教外司留[2011]1139号)”;  4. 广东海洋大学引进人才启动项目“转脂肪酸延长酶基因提高绿藻神经酸产量的研究”  近年来发表的主要论文:  1. Yan-Qun Li* and Zhi-Cong Zhi, Promotion and inhibition to biomass and polysaccharides production of Ganoderma Lucidum by Sophora flavescens extract, African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Research, 2012, 6(2): 302-307.(SCI收录)  2. Wu, N. , Li, Y., Lan, C.Q, Production and Rheological Studies of Microalgal Extracellular Biopolymer from Lactose Using the Green Alga Neochloris oleoabundans, Journal of Polymers and the Environment, 2011,19(4):935-942(SCI收录)  3. Yanqun Li, Bei Wang, Nan Wu, and Christopher Q. Lan*, Effects of nitrogen sources on cell growth and lipid production of Neochloris oleoabundans,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2008, 81:629-636(SCI收录)  4. Li Y., Horsman M, Wu N, Lan CQ*, Dubois-Calero N., Biofuels from Microalgae, Biotechnol. Progr., 24: 815-820 (2008) (SCI收录)  5. Wang B., Li Y., Wu N., Lan C.Q.*, CO2 Bio-Mitigation Using Microalgae, App Microbiol Biotech, 79: 707-718 (2008) (SCI收录)  6. Yan-Qun Li, Lu Fang, Ke-Chang Zhang,Structure and bioactivities of a galactose rich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from submergedly cultured Ganoderma lucidum,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07, 68:323-328(SCI收录)  7. Yan-Qun Li, Shun-Fa Wang, Anti-hepatitis B activities of ganoderic acid from Ganoderma lucidum. Biotechnology Letters. 2006, 28:837-841(SCI收录)  8. Yanqun Li, Yailong Yang, Lu Fang, Zhibin Zhang, Jian Jin and Kechang Zhang, Anti-hepatitis Activities in the Broth of Ganoderma lucidum Supplemented with a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06, 34(2): 341-349(SCI收录)  9. Hai-longYang, Gao-hong Chen, Yan-qun Li, A quantum chemical and statistical study of ganoderic acids with cytotoxicity against tumor cell. 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2005, 40: 972-976(SCI收录)  10. 庄莹莹,彭妙会,李雁群*,红凤菜紫色素提取和分离,食品工业科技,2012,33(261):288-290  11. 刘志聪,谷方红,王德良,李雁群,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啤酒大麦中抗蚜威、乙草胺、三唑酮的残留量,食品与发酵工业,2009(4)  12. 黄思慧,李雁群*, 纤维基质对液体培养灵芝产纤维素酶的影响,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8, 20(1): 103-106,109  13. 李雁群,章克昌,苦参灵芝发酵中产生的3个新生有效成分对HBsAg和HBeAg体外分泌的影响,微生物学报, 2005, 45(4):643-646  出版著作:  1. 李雁群,肖功年,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中国轻工出版社,北京,2002 (译自G. A. Tueker, L. F. J. Woods, Enzymes in Food Processing, Aspenpublishers INC., Gaithersburg, Maryland, USA)  2. 李雁群,赵利,王杉、熊瑜、程波才,傅晓如,儿科营养手册,中国轻工出版社,北京,2008 (译自Patricia Queen Samour, MMSc, RD; Kathy King Helm, RD, LD; Carol E. Lang, Hand Book of Paediatric Nutrition)  3. 李雁群,第15章:能源生物技术;李维平编,生物工艺学,科学出版社,北京,2010 (高校十一五规划教材)  国家发明专利  1. 酶法制取大豆多肽的方法,专利号:ZL 01 1 42823.6  2. 一种红凤菜紫色素的提取方法,专利申请号:200910192491.3  3. 一种琼脂糖的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200910192492.8  4. 微藻的预处理工艺,专利申请号:200910192917.5  5. 一种通过转基因微藻生产神经酸的方法,专利申请号:201110446659.6  6. 一种海面养殖微藻的方法,专利申请号:201110446697.1
  • 章超桦
  • 章超桦,男,1956年10月生,福建龙岩人,现任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授,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专业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为教育部高等学校食品与营养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水产学会理事、水产品加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食品学会副理事长、海洋食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专家。  1982年毕业于原上海水产学院水产品加工专业后,在原湛江水产学院加工系任教,1985年由农业部公派到日本东京水产大学作访问学者,1987年--1992年在该校攻读硕士和博士课程,分别获的硕士和博士学位,1993年回原校工作至今。  主要从事南海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以及深加工技术的开发等科研与教学工作。承担本科生《水产食品加工学》,硕士生《水产品加工特论》、《水产利用化学》等课程。参编教材4部;主持完成的教改课题“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的研究与改革”(第一完成人)2000年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业部“948”专项、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粤港招标项目等各类课题14项,在研经费530余万元;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SCI6篇;获各类科技奖8项次,其中省部级以上3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其中获授权4项;科技成果转让多项,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曾获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特等奖(1997年)、全国优秀教师(1998年)、广东省高等院校“千百十工程”先进个人优秀奖(2001年),广东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2001年)等荣誉称号。
  • 吴红棉
  • 姓 名:吴红棉 出生日期:1953年10月 职称/职务:教授/院长  电 话:0759-2362247 E-mail:wuhongmian@21cn.com  简 历:吴红棉,男,1953年10月生,研究生学历,获硕士学位。现为食品科技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南粤优秀教师。任食品科技学院院长、广东省食品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承担本科教学任务,讲授《食品微生物学》、《软饮料工艺学》等本科课程。此外,承担《微生物学特论》、《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等硕士研究生课程。研究方向是水产品深加工及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多年来从事海洋贝类糖复合物生物活性的研究,尤其是珠母贝糖胺聚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主持省、厅、市级科研课题7项,校课题5项;作为主要参加者参加科研课题6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广东省高教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湛江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海洋学会学术年会及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共3项。注重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承担校内的教改项目3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作为课程负责人的“食品微生物学”被评为广东省高校精品课程及广东海洋大学精品课程。发表教学研究论文8篇,参编高校教材2本。  教育和工作背景:  1977年~1980年:在华南师范大学生物学专业读大学;  1985年~1988年:在暨南大学生物化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并获硕士学位;  1988年~1989年:在广州市珠江啤酒集团公司酿造研究所任助理工程师;  1989年~1996年:在湛江水产学院食品与制冷工程系任讲师;  1996年~1997年:在湛江水产学院食品与制冷工程系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1997年~2002年:在湛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任副院长、副教授;  2002年~2007年1月:在湛江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任副院长、教授。  2007年2月至今:在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任院长、教授。  科研课题:  序号课题名称课题来源年限经费  1马氏珠母贝全脏器药效成份的研究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997-19993万  2马氏珠母贝全脏器抗肿瘤成分的研究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2001-20034万  3珠母贝抗肿瘤制品的研制湛江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999-20023万  4冷冻文蛤标准的制定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2003-20058万  5珠母贝糖胺聚糖保健食品的研究开发广东省科技厅2005-20078万  6珠母贝糖胺聚糖抗肿瘤活性的机理研究广东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05-20073万  7南海贝类高值化利用的研究广东海洋大学团队项目2007-200936万  8名贵水产品活体运输技术研究及简便、高效运输设备研制(排名第二)湛江市重点科技 招标项目1999-200111万  9章鱼糖蛋白及章鱼毒素中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广东省科技厅科研项目(参加)2003-200515万  教学研究课题:  (1)湛江海洋大学教学研究课题“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2002年至2005年)。  (2)广东海洋大学2005年教育教学改革课题“‘食品微生物学’精品课程的建设” (2005年至2007年)。  (3)广东海洋大学2005年教育教学改革课题“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的研究” (2005年至2007年,排名第二)。  科研获奖:  (1)、“神经元探针的研究”,获广东省高教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三(1996)。  (2)、“马氏珠母贝全脏器抗肿瘤成分的研究”,获湛江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2003)。  (3)、“珠母贝糖胺聚糖的研究”,获中国海洋学会2001年优秀论文奖,排名第一(2001)。  (4)、“珠母贝糖胺聚糖的纯化及其化学性质”,获湛江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排名第一(2002)。  (5)、“传统珍珠水解液的工艺改进研究”,获湛江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排名第一(1996)。  教学研究获奖:  (1)、“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获第五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排名第一。授予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2)、“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课程体系及实践教育改革”,获第四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年),排名第三。授予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3)、“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获湛江海洋大学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年),排名第一。授予单位:湛江海洋大学。  (4)、“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课程体系及实践教育改革”,获湛江海洋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排名第三。授予单位:湛江海洋大学。  (5)、本人作为课程负责人申报的“食品微生物学”被评为2005年度广东省高校精品课程。  科研学术论文:  1、“珠母贝糖胺聚糖的纯化及其化学性质” (第一作者),发表于《水产学报》2000年第6期。  2、“珠母贝糖胺聚糖的结构初探及其生理活性” (第一作者),发表于《水产学报》2001年第2期。  3、“双酶法在鲨鱼肉水解液制备中的工艺改良研究”(第一作者),发表于《中国水产科学》2001年第1期。  4、“珠母贝全脏器中糖胺聚糖粗提物的制备及其生理活性”( 第一作者),发表于《湛江水产学院学报》2000年第一期。  5、“活性碳等因素在尖吻鲈鱼苗运输中的效果”(第一作者),发表于《水产学报》99增刊。  6、“波纹巴非蛤氨基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理化性质的初步研究” (第一作者),发表于《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年第七期。  7、“阻断神经节烟碱乙酰胆碱传递的p-银环蛇毒素” (第一作者),发表于《暨南大学学报》94年第三期。  8、“马蹄饮料的研制”(第一作者),发表于《湛江水产学院学报》93年第一期。  9、“三种海产动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提取”(第一作者),发表于《湛江水产学院学报》94年第一期。  10、“壳聚糖生产工艺的优选研究”(第一作者),发表于《湛江水产学院学报》97年第2 期。  11、“银耳提取液代替传统稳定剂在酸奶制品中的应用” (第一作者),发表于《湛江水产学院学报》96年第2期。  12、“牛百叶软罐头的研制”(第一作者),发表于《食品工业科技》2001年第1期。  13、“传统珍珠水解液的工艺改进研究” (第一作者),发表于《湛江水产学院学报》94年第2期。  14、“菲律宾蛤仔氨基多糖的分离提取及其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 (第二作者),发表于《食品工业科技》 2003年第9期。  15、“菲律宾蛤仔氨基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化学性质” (第二作者),发表于《现代食品科技》 2005年第2期。  16、“海蛰口服液的研制” (第二作者),发表于《广州食品工业科技》 2004年第3期。  17、蒋巧俊、吴红棉,酶法制备海蜇氨基多糖胺聚糖优化工艺,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6,26(6):69-71  18、金晓石、吴红棉、钟敏、雷晓凌。海蜇糖胺聚糖提取、纯化及其降血脂作用研究 中国海洋药物 2007 26(4)41-44 (2007年8月)  19、“氨基多糖的研究方法” (第二作者),发表于《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2年06期。  20、“平菇多糖的提取工艺” (第二作者),发表于《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21、“猕猴桃汁、糯米汁复合饮料的工艺研究” (第二作者),发表于《食品科技》2001年第2期。  22.雷晓凌、吴红棉、范秀萍等,缢蛏糖胺聚糖的提取分离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 药物生物技术 11(3):146-149(2004年6月)  23.雷晓凌、吴红棉、范秀萍等,缢蛏肉的食品化学特性及其营养液的研制,海洋科学,2004,12:4-7  24、菲律宾蛤仔氨基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化学性质 范秀萍. 吴红棉. 卞小丽 现代食品科技 2005年2月  25、范秀萍、吴红棉、雷晓凌、胡雪琼等,珠母贝氨基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中国海洋药物,2005,24(2):32-36  26、章超桦、吴红棉、洪鹏志等,马氏珠母贝肉的营养成分及其游离氨基酸组成,水产学报,2000,24(2):180-184  27、金晓石、胡雪琼、吴红棉等,华贵栉孔扇贝糖胺聚糖的分离提取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现代食品科技,2007.23(3):36-38  28、“栉江珧闭壳肌及其脏器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第三作者),发表于《食品科学》2002第10期。  29、 “延长白鲢鱼苗活运时间综合因素的研究” (第二作者),发表于《淡水渔业》1999年第8期。  30、“珍珠酸奶的研制” (第三作者),发表于《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1996年第2期。  31、曾少葵、蒋志红、吴红棉,“淮山提取液替代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酸奶稳定剂的效果研究 ” (第三作者),发表于《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1年第1期。  32、“多春鱼软罐头的研制” (第三作者),发表于《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1年第4期。  33、洪鹏志. 章超桦. 吴红棉等, 翡翠贻贝糖胺聚糖的制备及其生理活性初探,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1(2):158-162  34、“马氏珠母贝全脏器提取物糖胺聚糖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第五作者),发表于《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2年第6期。  教学研究论文:  1、吴红棉,关志强,洪鹏志,等.力行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4年(增刊2):17-25  2、吴红棉.重应用、重创新—水产本科人才培养之道.湛江海洋大学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专辑,2003:28-35  3、谢主兰,吴红棉,叶日英.改革食品微生物实验教学,注重综合能力培养.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核心期刊),2002,21(5):43-45  4、谢主兰,吴红棉,吴晓萍,等.改革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4年(增刊2):79-82  5、吴晓萍,吴红棉,李秀娟.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4年(增刊2):43-47  6、雷晓凌,吴红棉,刘颖,等.食品微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4年(增刊2):63-66  7、章超桦,吴红棉,洪鹏志,等.我校“水产品加工及储藏工程”重点学科建设的思路与实践.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4年(增刊2):12-16  8、雷晓凌,曾少葵,吴红棉.提高“食品微生物学”教学效果浅探.湛江海洋大学学报,1999,19(增刊):39-40  参编教材:  1、参编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食品科学与工程概论”(农业出版社出版2002年);  2、参编面向21世纪高校教材“食品分析与感官评定”(农业出版社出版2002年)。  其他:  1、作为指导教师指导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菲律宾蛤仔酸性糖蛋白的分离、纯化、理化性质及生理活性的初步研究”获第八届“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2、作为指导教师指导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菲律宾蛤仔酸性糖蛋白的化学组成及生理活性研究”获广东海洋大学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3、作为指导教师指导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毛蚶糖胺聚糖的分离提取及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获广东海洋大学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 王维民
  • 王维民(E-mail:wwaa1816@163.com):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食品科技学院副院长、海洋食品研究所副所长,《食品科学》和《农产品加工及贮藏》硕士点学科带头人。  主讲本科课程:《食品保藏原理》、《功能食品》、《食品工厂设计》、《食品技术原理》,承担硕士研究生课程:《现代食品科学技术》、《肉品科学》、《食品资源与开发》、《食品添加剂》。通过科研成果鉴定8项,其中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出版专著1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3项,其中8项已通过初审。发表论文60多篇。  社会任职:教育部食品科学博士基金专家评议组成员、中国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学会理事、广东省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千名知名技术专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营养学会会员、山东省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食品工业协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发展计划委员会重大项目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成套设备局设备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食品科技杂志编委。
  • 黄 和
  • 姓名:黄 和  出生日期:1962年2月1日  职称/职务:教授/中心实验室主任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广东省湛江市解放东路40号 邮编:524025  电话:2362771(办) 13702881596(手机)  E-mail:zjhahe@yahoo.com.cn  教育背景:1982年7月毕业于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热带作物产品加工专业。2003年10月至11月赴澳大利亚学习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  工作简历:  1982年7月至1991年12月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产品加工设计研究所工作。  1992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湛江)工作,任中心常务副主任兼技术负责人。  2004年1月至今在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工作,硕士研究生导师,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首席教师。2005年6月任中心实验室主任。  承担的主要课程:  研究生课程《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  本科生课程《食品安全卫生学》、《食品法规与标准》。  主要成果:  1、“食品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获2008年广东海洋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2、“具有海洋特色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教学成果获08年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五)。  3、“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教学成果获08年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五)。  4、2007年“菠萝皮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的研究”获广东海洋大学实验技术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  主持的主要科研课题:  1、国家“863”计划(2007AA091806)子课题“”加工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及可追溯体系研究”  2、农业部“948”项目(ZL948K04)子课题“水产品质量安全与HACCP应用”  3、广东省科技厅项目(2006B20501002 )“对虾加工微生物风险评估的研究”。  4、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课题“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研究”  5、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海洋捕捞水产品生产管理规范》、《绿色食品鱼糜制品》等十八项农业行业标准和广东省地方标准《冻熟虾》的制定。  主持的教改课题:  主持一项08年校级教改课题“食品类专业开放式教学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XJG200809)”。  负责指导的学生研究创新性实验项目“苦瓜活性成分提取工艺的研究”获学校批准立项。  主要论文:  1、菠萝皮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广西热带农业》2007年第2期。  2、菠萝皮发酵饲料研究,《新饲料》2007年第4期。  3、菠萝皮发酵生产饲料蛋白的工艺条件研究,《饲料工业》2007年第28卷11期。  4、单冻生虾仁中金黄色葡萄球风险评估,《现代食品科技》2008年第24卷4期。  5、单冻熟虾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应用,《中国食品》2008年第5期。  6、模拟蟹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模型的建立,《食品与发酵工业》2008年第34卷第12期。  7、冻熟虾中副溶血性弧菌生长模型,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9年第29卷第1期。  专利:  “菠萝皮发酵生产饲料蛋白方法”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教材专著:  1、《水产品质量安全与HACCP》,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8年1月。  2、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食品标准与技术法规》,副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8月。  3、《水产品质量安全与检验检疫实用技术》 ,副主编,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年8月。  奖励:  1、2000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绿色食品先进工作者。  2、2007年“食品标准与法规”教案获广东海洋大学优秀教案奖。  3、2007年被广东海洋大学评为优秀教师。
  • 秦小明
  • 秦小明,男,43岁,留日博士(日本歧阜大学),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为海洋生物资源利用、食品保藏深加工。现任广东海洋大学实验教学部主任、食品科技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四批培养对象(校级)。主要承担本科生的《食品化学》和研究生的《碳水化合物化学》、《基因重组食品研究新进展》等3门课程的教学,指导的2名本科生在校与省挑战杯中获得校“第五届”挑战杯作品比赛获二等奖和第九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近5年来,主持和完成的科研项目共13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 39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其中获得授权2项);通过科技成果鉴定2项,研发出新产品8个,获得厅局级科技进步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1项;研发的2项产品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品,2科技成果成功转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在研课题:“主要经济贝类加工技术引进与产业化” (国家“948”计划“十一五”规划项目)、“金花茶野生植物资源的应用基础研究与保健产品开发”、 “菠萝皮渣高值化综合加工利用”、“果胶低聚寡糖的应用基础研究”、 “蛤类低温保活流通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海藻糖在水产品保藏深加工中的应用研究”等。  一、近5年主要研究领域与承担的课题  1. 主要经济贝类加工技术引进与产业化示范(2006-G42,农业部“948”项目)  2. 等外级罗非鱼及其下脚料鱼糜加工技术研究(2006-G40,农业部“948”项目)  3. 文蛤、巴非蛤净化、低温保活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湛科【2005】97号,湛江市科技局)  4. 程村蚝净化、低温保活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2006-1,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  5. 蛤类低温保活流通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2006-1,广东省教育厅)  6. 海藻糖在冷冻罗非鱼深加工上的应用(20040222B,广西南宁市科技局)  7. 中国毛虾降血压肽的酶法制备及其生物学效应研究(KL MD(OUC)2004 10,中国海洋大学)  8. 金花茶有效成分提取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制开发(桂科攻0424004-3D,广西区科技厅)  9. 果胶低聚寡糖的量产化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教外司留[2003]406号,教育部)  10. 果胶低聚寡糖的酶法制备技术研究(粤科计字【2005】193号,广东省科技厅)  11. 果胶低聚寡糖的应用基础研究 (桂科基0342005-1,广西区自然科学基金)  12. 菠萝皮渣高值化加工利用(湛科[2006]94号,湛江市科技局)  13. 果胶低聚糖的制备及其抗菌性研究(湛海大【2005】19号,湛江海洋大学)  二、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  1. 枸杞子阿拉伯聚糖的提纯分离及其构造特征研究. 食品科学,2003,2,52-56.  2. 枸杞子阿拉伯半乳糖聚糖糖蛋白的微细构造研究 (I).食品科学,2003,7,34-40.  3. 枸杞子阿拉伯半乳糖聚糖糖蛋白的微细构造研究 (II), 食品科学,2003,9,26-32.  4. 培养学习兴趣,提高食品化学教学质量.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4,24,50-53.  5. 金花茶叶水提物的降脂功能试验研究.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9 (4):350-352.  6. 桃金娘水溶性多糖的提纯与分离(I). 食品科学,2005,4,79-82.  7. 红甜椒、枸杞复合蔬菜汁饮料的研制.食品工业科技,2005,6,128-130.  8. 金花茶叶药用保健成分提取新工艺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2005,10,122-124.  9. 金花茶食品新资源的开发利用. 广西热带农业,2005,2,20-22.  10. Chemical properties of water-soluble pectins in hot- and cold-break tomato pastes. Food chemistry. 2005,93,409-415. (SCI收录)  11. Physical properties of water-soluble pectins in hot- and cold-break tomato pastes. Food Chemistry, 2005.12, 93 (3): 403-408. (SCI收录)  12. 金针菇子实体多糖成分的初步研究.食用菌学报,2005, 12(2),27-31.  13. 中国毛虾ACE抑制肽的初步研究.水产学报,2005,29(1):97-102.  14. 金花茶浓缩饮液加工工艺研究. 广西热带农业,2005, 3,38-39.  15. 中国毛虾降血压肽制备.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5,6,339-346.  16. 金花茶口服液加工工艺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2006, 1,121-122.  17. 番茄酱白色云状物形成机理的探讨. 食品工业科技,2006, 3,106-111.  18. 猴头菇子实体碱溶性葡聚糖的分离纯化.食用菌学报,2006, 2,61-64.  19. 纳滤在金花茶提取液浓缩过程中的应用. 广西热带农业,2006, 3,23-26.  20. 低值鱼蛋白酶解多肽--铁(II)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抗菌活性.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6,4,54-58.  21. 酶解中国毛虾制备低分子肽的研究.食品与发酵工业,2006,11:81-84.  22. 海藻糖纯莲蓉月饼馅料的研制. 食品科学,2006,7,273-275.  23. 纳米金花茶原粉生产工艺研究. 广西热带农业,2006,3,38-39.  24. 菠萝蜜果肉中果胶物理化学性质的初步探讨. 广西热带农业,2006, 6,1-3.  25. 恭城月柿果胶粗酶的酶学特性初探. 广西热带农业, 2007,1, 4-6.  26. 菠萝皮渣果胶超声波提取工艺条件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2007,3,147-149,152.  27. 海藻糖在冷冻罗非鱼鱼糜中的抗冻作用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2007,8,79-81.  28. 海藻糖对冷冻罗非鱼片蛋白质变性作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2007,2,214-216.  29. 金花茶保健饮料加工工艺研究. 广西轻工业,2007,20,7-8。  30. 中国毛虾胃蛋白酶酶解产物的ACE抑制活性及分子量分布.食品科技,2007,5,145-148.  31. 大獭蛤软体部的营养成分分析及其评价.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7,3,78-81.  32.番茄果实打浆温度对番茄酱中果胶物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2007, 6,125-127.  33. 果胶内切酶在果胶化学结构解释上的应用.食品科技,2007, 8,食品科技,2007, 8,35-38.  34. 菠萝蜜果实不同组织中果胶物质的比较.广东农业科技,2007,5,73-74.  35. 食品蛋白来源的生物活性肽. 粮食与油脂,2007,2,3-6.  36. 菠萝皮发酵生产饲料蛋白工艺条件研究. 饲料工业,2007,1,54-57.  37. 菲律宾蛤仔净化技术的研究. 渔业现代化,2007,4,9-12.  38. 贝类净化中试生产工艺技术。福建水产,2007,3,14-48  39. 烟熏牡蛎罐头的技术研究。福建水产,2007,3,19-24  三、发明专利  1. 一种纳米金花茶原粉(专利号:ZL03149224.x,批准日期: 2005.7.6)  2. 一种金花茶提取液(专利号:ZL03140885.0,批准日期:2005年8月24日)  3. 一种金花茶浓缩液(受理号: 03149225.8)  4. 一种冷冻罗非鱼片及其加工方法(受理号: 200610124622.0)  四、鉴定成果、奖励  1. 金花茶有效成分提取的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研制开发.(桂科鉴字【2005】第115号,广西区科技厅,2005年)  2. 海藻糖在罗非鱼深加工上的应用研究(桂科鉴字【2007】第133号,广西区科技厅,2007年)  3. 金花茶有效成分提取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制开发(2006年广西防城港科技进步二等奖)  4. 金花茶有效成分提取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制开发(2006年广西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 雷晓凌
  • 姓 名:雷晓凌(女)  出生日期:1963年1月  学位/职称/职务:博士/教授/系主任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湛江市湖光岩东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电话:0759-2362247,13600380303  E-mail: leixl@gdou.edu.cn, ll6325@21cn.com  教育背景:1981.9-1985.7,华南理工大学生化工程专业,本科,工学学士;  1997.9-2000.6,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专业,硕士学位;  2002.9-2007.7,华南理工大学发酵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主讲科目: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食品专业英语(本科课程)  微生物特论、现代分离提取技术(硕士研究生课程)  研究领域: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水产品的质量控制  雷晓凌个人情况简介  雷晓凌,女,45岁,博士、教授,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为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水产品的质量控制。近五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有11项,发表科研论文共25篇,其中第一作者10篇,7篇在核心期刊或一级期刊发表。教学成果有2005年“食品微生物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第二完成人);科研成果有2007年,“水产品加工的质量保证系统(HACCP)的研究”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主要参加者),2003年,“马氏珠母贝全脏器抗肿瘤成分的研究”获2002年度湛江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其他荣誉:2004年被评为湛江市第一届“巾帼科技创新带头人”和“湛江市三八红旗手”;2005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2006年再次被评为“湛江市三八红旗手”;2008年被评为“广东省三八红旗手”,并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近五年发表论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1] 章建设, 雷晓凌. 鱿鱼内脏糖蛋白提取工艺及其免疫活性初步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 2008, 24(2): 167-169  [2] 李学恭, 李秋霞, 罗洁, 等. 一些海洋动植物区系的真菌分离和抑菌活性初步研究[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08, 28(1): 89-92  [3] 雷晓凌, 赵树进, 吴红棉, 等. 弯斑蛸多糖纯化及其对小鼠脾细胞增殖的影响[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35(11): 120-124  [4] 雷晓凌, 赵树进, 蒋琳兰. 弯斑蛸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的调节作用[J]. 中国海洋药物, 2007, 26(5): 29-33  [5] 范秀萍, 雷晓凌*, 吴红棉, 等. 章鱼糖蛋白对小鼠脾细胞的增殖作用[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 2007, 23(6): 585-586  [6] 雷晓凌, 赵树进, 范秀萍, 等. 弯斑蛸多糖对小鼠免疫活性的影响[J]. 中药材, 2007, 30(2): 188-191  [7] 彭晓娜, 雷晓凌*. 方格星虫多糖对小鼠免疫活性的影响[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07, 27(4): 54-57  [8]聂芳红, 雷晓凌*, 蒋志红, 等. 湛江两近海域文蛤和翡翠贻贝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情况分析[J]. 食品科技, 2007, 11: 124-126  [9] 雷晓凌, 范秀萍, 赵树进, 等. Study on extracting and fractionating of glycoprotein of dried octopus [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06, 24(4): 45-49  [10] 雷晓凌, 赵树进, 杨志娟, 等. 南海弯斑蛸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J]. 营养学报, 2006, 28(1): 58-61  [11]张伟伟, 雷晓凌*. 短蛸不同组织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J].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6. 26(4): 91-93  [12] 雷晓凌, 赵树进. 海洋头足类药物开发前景[J]. 中药材, 2005, 28(4): 264-267  [13] 雷晓凌, 曾少葵, 蒋志红, 等. 某出口冻虾加工厂生产过程的微生物检测[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5, 17(1):27-29  [14] 雷晓凌, 吴红棉, 范秀萍, 等. 缢蛏肉的食品化学特性及其营养液的研制[J]. 海洋科学, 2004, 12: 4-7  [15] 雷晓凌, 吴红棉, 范秀萍, 等. 缢蛏糖胺聚糖的提取分离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J]. 药物生物技术, 2004, 11(3): 146-149  [16] 雷晓凌, 陈荣, 杨再永. 南海绿藻石莼营养成分的初步研究(英文) [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16(2): 79-83  [17] 雷晓凌、吴红棉、刘颖,等,食品微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4,24(增刊2):63-66  参编教材  1.水产品安全性[M],全国适用教材,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  2.水产微生物学[M],十五规划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12月;  3.食品专业英语[M],十五规划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8月。  研究课题:主要项目  1.加工水产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2007AA091806),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2007-2010,主要参加者  2.“水产品安全生产的综合示范-出口输港澳重要水产品安全生产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课题子项目,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2006-2008,主要参加者  3.章鱼糖蛋白及章鱼毒素中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2003C32805),广东省科技厅社会攻关项目,2003-2006,主持  4. 章鱼糖蛋白及章鱼毒素的功能特性的研究,校选重点科研课题,2003-2005,主持  5. 珠母贝糖胺聚糖保健食品的研究与开发(2005B20401012),广东省科技厅、财政厅,2005-2007,排名第二  6. 珠母贝糖胺聚糖抗肿瘤活性的机理研究(04J006),广东省教育厅,2004-2007,排名第二  7. 冷冻文蛤地方标准的制定,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2003-2004,排名第二  8.马氏珠母贝全脏器抗肿瘤成分的研究,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2000-2002,排名第二  9.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 头足类水产品》,农业部农财发[2005]58号文件农业部农财发,2005-2006,主要参加者  10. 广东省地方标准《冻熟虾》,广东省财政厅粤财农(2004)247号文件广东省财政厅,2004-2005,主要参加者  11.水产品加工的质量保证系统(HACCP)(A200099H01),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重大科技兴海项目),2001-2004,主要参加者  12. 冷冻南美白对虾地方标准,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2001-2003,主要参加者  教学改革项目  1. 食品质量安全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广东省教育厅, 2006-2008年,排名第三  2. “食品微生物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广东海洋大学,2005-2007,排名第二  3.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特色课程的建设与优化, 广东海洋大学, 2007-2009, 主持
  • 洪鹏志
  • 洪鹏志(E-mail:hongpengzhi@sohu.com): 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科研处处长,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水产学会副秘书长,广东省“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主要从事低值水产品的精深加工及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海洋生物中生理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及功能性食品的开发、食品安全和品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主持及参加科研项目二十多项,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一部,获国家发明专利二项,获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二项,转让专利技术一项,为台湾欣达水产公司、国联水产有限公司、恒兴水产科技有限公司、雷州德利水产有限公司等提供HACCP工厂设计四项,提供技术服务多项,为地方经济做出了贡献。
  • 孙力军
  • 孙力军, 男,1965.4出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重点学科负责人,研究所所长,省级骨干教师。长期从事食品微生物及检验、食品质量及安全控制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重点科研项目等8项科研项目,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了国家86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发表SCI研究论文5篇、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  学习工作简历  1987.7 杭州商学院食品系食品卫生检验专业毕业, 获学士学位;  1987.8 分配至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动科系流行病教研室工作 (主要承担肉食品卫生检验专业和食品营养与检验专业课程) ;  1991.9—1994.7 于南京农业大学微生物及免疫学专业食品微生物及发酵方向攻读硕士学位,获硕士学位;  2000.7 至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工学院食品贮运与加工教研室,任教研室主任,院农产品贮运与加工重点学科负责人,教工党支部书记,总支委员;  2003.9 于南京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专业食品微生物及生物技术方向攻读博士学位  2006.7 回安徽科技学院(原安徽技术师范学院)任教 任食品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安徽科技学院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重点学科负责人,食品科学与工程省级教改示范专业建设负责人,食品科学教研室主任,食品教工党支部书记。  2006.8 晋升教授  2006.12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8.6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系 硕士生导师  承担的教学工作  承担过的课程:食品微生物学、发酵工艺学、现代食品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食品免疫学等。  现承担的课程:动植物检验检疫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食品标准与法规(研究生)、毒理学(研究生)。  承担的相关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芽孢杆菌抗菌肽对海产品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抑菌效应及其控制机制(30972287)2010-2012(主持)  2.海洋食品代表性致病菌免疫磁快速检测方法及试剂研发.广东省教育厅及广东海洋大学引进人才基金项目(0812311), 2009.1-2011.12(主持)  3.安徽省06年度重点科研项目—新型微生物抗菌肽饲料添加剂的研制与开发(060230300)2006.5-2007.12(主持)  4.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内生淀粉液化芽孢杆菌ES-2抗菌肽食品防腐性能的研究(2006kj-196B)(主持)  5.安徽科技学院重点学科建设基金项目--产抗菌肽植物内生菌优良菌株的筛选及抗菌物质的研究(YZD2004-16)(主持)  6.安徽科技学院稳定人才基金项目—纳豆菌抗菌物质的分离鉴定及安全评价(主持)  7.国家“863”项目—高效广谱芽孢杆菌抗菌肽生产关键技术及食品应用(2006AA102346)(主要参加)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枯草芽孢杆菌菌株fmbJ新型抗菌物质结构鉴定及对桃软腐病作用机理(30671460)(主要参加)  主要研究方向  水产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水产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近5年来发表的主要研究论文:  [1]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co-producer of fengycins and surfactins, endophytic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ES-2, from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World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06,12:1258-1265 (1)  [2]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n endophytic Strain EJS-3 producing novel fibrinolytic enzymes. Current Microbiology 2007,54(6):435-439 (2)  [3] A simple method for rapid screening of bacteria with glutamate decarboxylase activities. Journal of Rapid Methods & Automation in Microbiology, 2006, 14(3): 291–298 (4)  [4] Production of γ-aminobutyric acid by 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subsp. thermophilus Y2 under submerged fermentation. Amino acid, 2008,34:473-478 (5)  [5] Optimization of the culture conditions for production of glutamate decarboxylase by 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ssp. Thermophilus. Journal of Chemical Technology & Biotechnology , 2008,83(3): 389-392 (6)  [6] Quantitative Study on the Fusarium in Chicken House Evironment,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9(5):102-105 (3)  [7] 博士学位论文:植物内生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ES-2的分离筛选及其抗菌物质的研究.2006.12  [8] 一种新型抗菌肽水产生物保鲜剂APNT-6的开发和应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六届年会暨第五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2009  [9] 一种新型抗菌肽水产保鲜剂APNT-6的急性毒性评价.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六届年会暨第五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2009  [10] 培养基对解淀粉芽孢杆菌ES-2菌株产抗菌脂肽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2008.10:3389-3398  [11]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ES-2液体发酵抗菌脂肽培养基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筛选. 食品工业科技 2008,5:59-63  [12] 植物内生菌Bacillus amylolique faciens ES-2菌株对苹果青霉病的抑制效果.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08,1:16-20  [13] 淀粉液化芽孢杆菌抗菌脂肽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中国农业科学,2008,2:533-539 (3)  [14] 植物内生菌多粘芽孢杆菌对油桃采后青霉病的抑制效果. 食品科学,2007,11:579-564 (2)  [15] 内生菌EJS防治油桃采后病害的研究. 食品科技, 2007,6:238-242 (2)  [16] 响应面法优化金银花内生菌EJH-1深层发酵抗菌物质培养基.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6.3:108-113  [17] 低能N+离子注入选育抗菌脂肽高产菌及其发酵的研究.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06,12:333-336 (3)  [18] 一株产胞外多糖植物内生菌EJS-3的分离和鉴定. 食品科学,2006,7:65-69  [19] 内生菌EJH-2菌株的分离和鉴定.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6,2:23-26  [20] 植物内生菌抗菌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2:78-81  [21] 国家发明专利:利用淀粉液化芽孢杆菌生产抗菌肽的方法和产品 专利号ZL200610037888.1
  • 王雅玲
  • 王雅玲,女,1965年5月,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毒性安全控制以及活性成分的开发研究、食品质量及安全控制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子课题,参加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包括SCI、ISTP、中文核心等收录期刊论文30多篇;担任国家自然基金畜牧水产学科同行评审专家,SCI 期刊《Journal of Phytopathology》的论文评阅人。  主要学历及社会经历  1984.09-1988.07 杭州商学院食品系食品卫生专业 毕业获理学士学位;  1988.09-1997.03吉林省辽源市卫生防疫站 食品卫生科科员、科长、办公室主任、监察大队队长、吉林省外埠食品办辽源分办主任 晋升主管医师;  1997.04-1998.03作为卫生部援藏医疗队成员之一赴西藏日喀则地区卫生防疫站对食品卫生监督工作进行技术援助;  1998.04-2001.09辽源市疾病控制中心审批科科长、副站长(局长助理),晋升副主任医师;  2000.09-2006.07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预防兽医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2006.08-2009.08 大连民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食品系任教  2009.09-现 在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食安系任教。  主要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毒性安全控制以及活性成分的开发研究,重点研究水产及热带特色农产品真菌毒素的安全控制以及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  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镰孢菌及其T-2毒素的发生规律”(30771584)(25万)项目(2008.01-2010.12)。  (2)主持“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子课题 “几种兽药残留物免疫检测技术与理化检测方法的对比及应用”(17.31万)项目(2007.05-2009.08)。  (3)主持大连民族学院博士启动金项目 “ Tri5基因快速筛选产单端孢霉烯菌株及其产物分离纯化与鉴定”(3万),2007.01-2010.12。  (4) 参加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粮谷中多种真菌毒素方法研究(项目编号LK26-2005)—辽宁省出境入境检验检疫局行业标准专项课题(2005-2007)。  (5) 参加进出口粮谷中T-2毒素检验方法—免疫亲和柱-液相色谱法(项目编号B110-2003)—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辽宁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制标专项 (2003-2006)。  (6) 参加进出口粮谷中玉米赤霉烯酮检验方法—免疫亲和柱-液相色谱法(项目编号B221-200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辽宁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制标专项 (2003-2005)。  (7) 参加中国真菌志(镰孢菌属卷)的研究(项目编号3049934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五重大项目子专题(2004-2008)。  近三年来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论著  在微生物相关领域正式出版的国内外学术期刊包括SCI、ISTP、中文核心等收录期刊发表与研究方向密切相关的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论著1部。主要内容如下:  1. Wang Y., et al.. Biodiversity and concentration of airborne fungi in chicken house. XIII International Congress in Animal Hygiene ISAH-2007(June 17-21, Tartu, Estonia), Animal Health Animal Welfare and Biosecurity, proceedings volume , 2007, 1:564-570  2. Wang, Y., et al. The Airbone fungi from indoor air of animal houses. XIII International Congress in Animal Hygiene ISAH-2007(June 17-21,Tartu, Estonia), Animal Health Animal Welfare and Biosecurity, proceedings volume , 2007, 1:571-577  3. Chai T., Wang Y., et al. Identification by RAPD-PCR of airborne fungi from indoor air of chicken houses. XIII International Congress in Animal Hygiene ISAH-2007(June 17-21,Tartu, Estonia),Animal Health Animal Welfare and Biosecurity, proceedings volume , 2007,1:712-721  4. Yaling Wang, et al.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Airborne Aflatoxin, Ochratoxin and Zearalenone in Poultry House by Immunoaffinity Clean-up and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Environmental reseach, 107(2008):139-144  5. PENG Hong-yan,WANG Ya-ling, et al. Quantitative Study on the Fusarium in Chicken House Environment,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9(5): 102-103  6. Yaling Wang, et al. Screening for trichodiene-producing Fusarium with Tri5-PCR and detection metabolites with IAC-HPLC in airborne isolates,mycopathologia, Journal of animal ecology,2009,2  7. 王雅玲等. 虫草素药理学研究进展.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1):2667-2668  8. 王雅玲等. 蛹虫草功能食品的最新研究进展。食品工业科技,2008,11:285-286  9. 王雅玲等.虫草功能食品开发的现状及前景,食用菌,2008,30(3):1-2  10. 王雅玲(通讯作者). 蛹虫草培育及虫草素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菌物学报, 2007,26:324-328  11. 王雅玲(通讯作者).虫草功能食品研究进展.菌物学报, 2007,26:334-337  12. 王雅玲(通讯作者).冬虫夏草抗菌作用的研究进展.菌物学报,2007 ,26:329-333  13. 王雅玲(通讯作者).虫草素含量检测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8,27:81-83  14. 王雅玲等. 空气真菌及其毒素研究现状.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8,10(3):203-206  15. 王雅玲等.气载镰孢菌RAPD分子特性研究.家畜生态学报,2008,29(1):38-43  16. 王雅玲等.鸡舍内空气与周围环境基质中的真菌相关性分析.中国家禽,2008,30(17):18-21  17. 王雅玲(通讯作者). 鸡舍环境镰孢菌的定量研究,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9(5):104-105  18. 王雅玲,等.养殖环境真菌气溶胶的研究.家畜生态学报, 2005,(26)6:51-56  19. 王雅玲,等.真菌气溶胶浓度及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菌物学报(菌物系统) 2005,24(4):510-516  20. 王雅玲,等.真菌气溶胶潜在危害的定量评估.家畜生态学报,2006,(27)1,66-72  21. 王雅玲.养殖环境真菌气溶胶及其相关真菌毒素的检测[D],山东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6.6  教学工作经历  承担课程:微生物遗传学、微生物生理学、微生物检测技术、农药残留检测、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风味化学、畜产品加工工艺学、食品加工工艺、水产品保鲜技术等。
  • 吴晓萍
  • 姓 名:吴晓萍 职称/职务:副教授/副院长  通信地址:广东省湛江市解放东路40号 邮编:524025  电 话:0759-2362771、2396027  E-mail:wuxp@gdou.edu.cn, wxp_136@yahoo.com.cn  教育背景:  1982年1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分析化学专业,本科,工学学士。  2007年2月至3月赴日本东京海洋大学学习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  承担的主要课程:  研究生课程《现代仪器分析》、《仪器分析实验》。  本科生课程《仪器分析》、《食品检验技术》、《食品分析》。  研究领域:  贝类重金属富集机理、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分析方法、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近五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水产品安全生产的综合示范-出口输港澳重要水产品安全生产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主要参加者)、广东省科技厅项目“对虾加工微生物风险评估的研究” (排名第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鳞鱼生物活性蛋白复合酶控制水解模式研究”(参加)、制定《冻翡翠贻贝》广东省地方标准(主持),制定《无公害食品 头足类水产品》、《冻面包屑虾》等七项农业行业标准和广东省地方标准(排名第二);发表的学术论文有“企鹅珍珠贝全脏器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湛江常见食用贝类体内痕量Pb Cd的含量分析”等5篇。  教研教改: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课程体系的建设。主持的教改项目有:广东省教育厅“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广东海洋大学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主讲的《仪器分析》课程2007年被评为学校优质课程,是校级精品课程《食品分析》的课程负责人。  奖励与成果:  1.“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教学研究课题,第五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三),2005年。  2.广东海洋大学第三届教学质量优秀奖,2005年。  3.广东海洋大学首届师德先进个人,2007年。  4.广东海洋大学实验技术成果二等奖,2007年。  5.《仪器分析》课程教案获2007年度优秀教案二等奖。  6.“湛江市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  7.“湛江市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
  • 李秀娟
  • 姓 名:李秀娟 职称/职务:副教授/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  通信地址:广东省湛江市解放东路40号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524025)  电 话:0759-2362830 2396027  E-mail:lxj0369@tom.com;lixj@gdou.edu.cn;  教育背景:  1982年7月毕业于华南热作学院热作产品加工专业  1986年至1987年在华南热作学院加工系进修硕士研究生课程(4门)  1997年7月至8月到中国农大参加“农业部食品师资研讨班”学习  承担的主要课程:  本科生课程:食品工艺学、食品质量管理、烘焙食品工艺学、食品行政法规与标准、食品质量管理与安全控制、食品包装学、焙烤食品制作  研究生课程:热带亚热带果蔬加工、食品加工技术导论  研究领域:  食品加工工艺与加工技术研究。近五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湛江2004年攻关项目“亚热带水果深加工技术的产业化研究”(主要参加者)、湛江2006攻关项目“菠萝皮渣高值化综合加工利用” (主要参加者)、2006红树植物白骨壤果实开发研究子课题——白骨壤果实加工工艺研究(主持)、制定《绿色食品藻类及其加工品标准》农业部行业标准(参加者),制定《海鲜调味品》农业部行业标准(参加者);主编《果蔬贮藏加工原理与技术》高职院校教材一本; 发表的学术论文有“龙眼核淀粉颗粒性质的研究”、“ 菠萝醇化果汁适宜工艺条件的研究”等10余篇。  教学研究: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课程体系的建设。主要参与的教改项目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主持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007年在学校获立项;主讲的《烘焙食品工艺学》课程2007年被评为学校优质课程。  主要奖励与成果:  1、“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教学研究课题,第五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五),2005年。  2、广东海洋大学第三届教学质量优秀奖,2005年。  3、广东海洋大学师德标兵,2008年。  4、“亚热带水果深加工技术及其产业化”获湛江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排名第六)。  5、“亚热带水果深加工技术及其产业化”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排名第六)。  6、参与申报发明专利两项:白骨壤果实加工工艺 2007年  菠萝发酵蛋白的研究 2008年
  • 叶盛权
  • 叶盛权(E-mail:yesq@gdou.edu.cn),男,汉族,中共党员,1966年9月出生,广东湛江市人,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博士生,师从郭祀远、吴晖教授,从事制糖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工作。于1991年7月在原湛江水产学院加工系任教至今,在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发酵食品、食品安全、水处理技术及壳聚糖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研究等学科方向上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近五年来,共主持和参加有关科研项目15项,在国内外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30余篇,SCI收录6篇,EI收录7篇。  教育背景:  1989年毕业于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专业,学士;  1994年在华南理工大学进修食品科学硕士课程;  2003年获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  2007年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在职博士。  工作简历:  1991年至1996年湛江水产学院食品加工系工作;  1997年至今在广东海洋大学工作。  承担的主要课程:  食品工程原理  承担的主要课题研究项目:  1. 主要经济贝类加工技术引进与产业化(国家“948”计划“十一五”规划项目),农业部下达,2006.8-2011.8,首期启动经费80万元,连续5年滚动支持,主要参加者。项目编号:0608106  2. 湛江水产品加工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下达,2003.12-2005.11,经费30万元,主要参加者。项目编号:2003C70220  3.加快广东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下达2005.3-2006.5,经费3万元,主要参加者。项目编号:2005B70101108  4. 湛江海洋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前景,国家级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下达,2003.5-2004.5,经费8万元,主要参加者。项目编号:0310018  5.水产品太阳能干燥工艺研究。湛江市科技攻关项目立项,主持人。2006.1-2008.12项目编号:2006C10007  6.冷冻虾品质改良工艺研究。经费1万元,主持人,全面负责。湛江市铭阳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下达。2005.3-2006.3项目编号:0510001  7.水产品太阳能干燥技术研究。广东海洋大学下达,2006.8-2008.8,经费8000元,主持人,全面负责。项目编号:0612184  8.可再生能源在农村和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与示范——农海产品太阳能干燥在农村中的应用研究与示范,湛江市科技招标项目,经费10万元,主要参加者。2006.10—2008.9项目编号:湛科[2006]94号  9.水体生态调节剂的应用研究,广东海洋大学下达,2007.8-2009.8,经费1万元,主持人,全面负责。项目编号:0812095  10.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牡蛎系列工程化食品的研制,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下达,2007 . 7 -2009 .12,经费50万元,主持人。项目编号:2007B090400113  11.广东省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招标,食品安全关键技术 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物生物降解技术 :对虾养殖水体生物修复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下达,2007 . 12 -2009 .12,经费80万元,主要参加者。项目编号:2007A0209002  发表的主要论文:  1.Ye Shengquan, Wu Hui, Zhang Chaohua, Huang Fu,Separation of carcinogenic aromatic amines in the food colourants plant wastewater treatment,Desalination 222 (2008) 294–301. (SCI,EI收录)  2 Ye Shengquan, Wu Hui, Zhang Chaohua, Qin Xiaoming, Study of the hydrolytic  acidification-SBR process in aquatic products process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Desalination 222 (2008) 318–322. (SCI,EI收录)  3. Ye Shengquan, Guo Siyuan, Wu Hui,High effective to remove nitrogen process in abattoir wastewater treatment,Desalination 222 (2008) 146–150. (SCI,EI收录)  4. Shengquan Ye, Fu Huang, Separation of carcinogenic aromatic amines in the dyestuff plant wastewater treatment,Desalination 206(2007)78-85.(SCI,EI收录)  5. Shaobo Hou, Shengquan Ye, Hefei Zhang,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of solar humidification–dehumidification desalination process using Pinch technology,Desalination 183(2005) 143-149. (SCI,EI收录)  6. Shaobo Hou, Dongqi Zeng, Shengquan Ye, Hefei Zhang, Exergy analysis of the solar humidification dehumidification desalination process, Desalination 203(2007) 403-409. (SCI,EI收录)  7.太阳能、真空和冷冻干燥生产工艺对罗非鱼片的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研究.2006.10,食品科学。第一作者  8.冷冻速率对固态食品物料冻干特性的影响.2004.3,食品科技。第一作者  9.冷冻去头虾品质改良工艺研究.2005.8,食品科技。第一作者  10.不同生产工艺对罗非鱼片的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研究.2005.8,食品研究与开发。第一作者  11.冷冻对牡蛎品质的影响.2003.2,食品研究与开发。第一作者  12.冰藏贮存中鲈鱼鲜度的化学指标分析.2003.4,食品研究与开发。第一作者  13.双壳贝类的净化技术研究.2003.8,食品研究与开发。第一作者  14.热烫对罐藏龙眼质地的影响.2003.10,食品研究与开发。第一作者  15.牡蛎产品的开发研究.2003.12,食品研究与开发。第一作者  16.中国食品冷冻干燥技术进展.2004.2,食品研究与开发。第一作者  17.海底椰爽中清凉化合物的分析.2004.6,食品研究与开发。第一作者  18.菠萝皮饲料添加剂的研究.2004.12,食品研究与开发。第一作者  19.牡蛎冷冻加工工艺. 2003.1,冷冻与速冻食品工业。第一作者  20.海底椰爽的研制.2004.5,食品科技。第一作者  21.高压均质处理白酒的研究.2004.11,食品科技。第一作者  22.低电渗流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芳香胺.2004.1,色谱。第二作者  23."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2007.1,现代企业教育。独立作  24. 菠萝皮干燥工艺研究. 2007.11,现代食品科技。第一作者  25. 罗非鱼片干燥技术的研究. 2008.9,食品工业科技。第一作者  26. 外加物理场对壳聚糖-亚铁配合反应的影响.2008.7,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三作者(EI收录)
  • 刘颖
  • 姓 名:刘颖 出生日期:1966年5月12日 职称/职务:副教授  通信地址:广东湛江霞山解放东路40号西五幢506室  电 话:0759-2396026 15016421906 E-mail:liuyingxk@sina.com  教育背景:  2004.9-2008.6 海南大学农业生物技术专业,博士学位。  1986.9-1990.7 扬州大学食品加工与贮藏专业,本科,工学学士。  大学本科  工作简历:  1990.8—1995.8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助教  1995.9—2000.8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讲师  2000.9—2001.8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副教授  2001.9—至今 广东海洋大学 副教授  承担的主要课程:  食品微生物学、发酵食品工艺学、发酵原理与技术、酿造酒工艺学等。  主持与参加的科研课题:  1、《红树林中生物活性物质功能基因的研究》,校选课题,主持,  2、《芽胞乳杆菌类益生菌素的研究与开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排名第二。  3、《鼠李糖乳杆菌作为动物微生态制剂的研制》,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排名第二。  主要论文:  1、红树林样品不经分离的微生物群体培养物生物活性研究,刘颖 洪葵 庄令 林海鹏,微生物学报,2007,47(1)  2、红树林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及其抗菌活性评价,谢冬育 刘颖,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6增刊  3、不同地点的三种红树共附生微生物分离及生物活性差异的研究,刘颖刘峰,安徽农业科学,2008,15  4、纤维素酶产生菌黑曲霉0113L9株的选育,刘颖等,江西饲料,2002, 6。  5、纤维素酶产生菌的鉴定与筛选, 刘颖等,饲料博览,2000.06  6、大米清酒的研制,刘颖等,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0.06  7、女士黑米低醇饮料酒的研制,刘颖等, 酿 酒,2000.01  8、糯米辣豆酱的研究,刘颖等, 中国调味品,1999.02  9、玉米蛋白粉在制酱中的应用,刘颖等,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1999.06  10、女士蜜酒最佳工艺条件的研究,刘颖等, 酿 酒,1998.07  主要专著  《发酵食品》,第一副主编,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1997.10  《酶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第二副主编,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0.07
  • 杨锡洪
  • 姓 名:杨锡洪 出生日期:1963年7月31日 职称/职务:副教授  通信地址: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解放东路40号  电 话:13828251969 E-mail:yangxihong63@163.com  教育背景:  2002-2005,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专业,博士;  1985-1988,天津轻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专业,硕士;  1981-1985,南开大学生物化学专业,本科。  工作简历:  1988-1992,山东轻工业学院食工系食品教研室,助教;  1992-1993,山东轻工业学院食工系食品教研室,讲师;  1993-1998,山东轻工业学院食工系进出口检验教研室,主任;  1998-2000,山东轻工业学院食工系食品教研室,讲师;  2002-2005,山东轻工业学院食工系食品教研室,副教授;  2005-至今,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食工系,副教授。  承担的主要课程:  本科生《食品化学》、《食品工艺学》、《食品专题讲座》,研究生《食品酶学》,全校公选课《饮食文化》。  主要成果:  主持项目:湛江市科技局“畜血综合利用和安全发色剂的开发研究”;校级项目“安全发色剂的开发及应用研究”。参加项目:省级项目“广东省菠萝深加工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市级项目“Maillard反应型海鲜香精的研究”等。  主要论文:  1、亚硝酸盐替代物——组氨酸发色作用的研究,食品与生物技术2005;  2、新型无硝血红蛋白着色剂的特性研究,食品工业科技2005;  3、糖基化亚硝基血红蛋白色素在灌肠中的应用,食品研究与开发2005;  4、酶法水解血红蛋白制备亚铁血红素肽,食品与机械2005;  5、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功能、毒性及其替代,中国公共卫生2004;  6、安全发色剂的研制,肉类工业2002;  7、顺-3-己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合成、纯化与表征,江苏大学学报2007(EI);  8、通过双语教学提高大学生英语水平方法的探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  9、稳定型色素-—糖基化亚硝基血红蛋白的研制,食品科学2007;  10、β-D-吡喃葡萄糖苷类香料前体的合成及表征,食品科学2007;  11、中式灌肠生产中壳聚糖抑菌效果的研究,食品与机械2007;  12、TGA/SDTA、DSC和Py-GC-MS分析叶醇糖苷热裂解性质 (EI)。  主要论著:  1、肉制品加工原理与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食品的最少破坏加工,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6;  主要专利:  一种糖基化亚硝基血红蛋白色素及其制备和应用,ZL 200410103203X。  奖励:  “亚热带水果(芒果、木瓜、番石榴、菠萝)深加工技术及其产业化”,湛江市科技局,成果鉴定,并荣获湛江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成果:  “无硫处理低糖番薯果脯加工技术的研究“,湛江市科技局,成果鉴定。
  • 刘书成
  • 名:刘书成 出生日期:1977.10 职称:副教授 籍贯:河南邓州人  通信地址: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E-mail: Lsc771017@163.com  电 话:0759-2382461(O) 13763010176  教育背景:  1995.9—1999.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工科学士  1999.9—2002.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工科硕士  2002.9—2005.7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理学博士  工作简历:  2005.7—2006.12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讲师  2007.1至今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承担的主要课程:  本科生专业课程: 《食品营养学》 30 学时;《水产食品加工学》 60 学时  研究生专业课程: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36 学时  研究方向:  从事海洋水产品深加工、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和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重点研发海洋脂类功能食品。  主持的科研项目:  课题名称 课题来源 年限 经费  军曹鱼鱼油的提取精炼及EPA和DHA的富集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 2008-2010 4  脂肪酶催化合成DHA和EPA甘油酯机理的研究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2007-2009 4.5  金枪鱼头综合加工利用技术研究 农业部948项目子课题 2006-201010  酶法水解鱼油富集DHA和EPA甘油酯的研究 广东海洋大学引进人才 基金 2006-200810  超临界CO2萃取西番莲籽油的研究 广东海洋大学自然科学基金 2008-2009 1  湛江产贝类的脂类成分研究 广东海洋大学自然科学基金 2007-2009 1  主持和参加的教改项目:  课题名称 课题来源 年限 经费  《水产食品学》课程特色教材建设研究与实践 广东海洋大学 2008-2010 0.3  《水产食品加工学》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排名第三) 广东省教育厅 2007-2009 10  成果和奖励:  成果和奖励名称 奖励级别 排名  《水产食品加工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08年广东海洋大学教改成果二等奖 第一  具有海洋特色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2008年广东海洋大学教改成果一等奖 第四  2008年本科生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第一  200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第一  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 专利申请号 排名  一种酶法制备n-3PUFA海洋甘油酯的方法 200710030862.9 第一  金枪鱼头免疫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方法 200710031628.8 第三  酶解法提取鱼类加工下脚料鱼油的工艺技术 200710031626.9 第三  一种珍珠贝肉解酒剂及其制备方法 200810025953.8 第七  参编教材:  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食品原料学》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  发表论文:  [1] Shucheng Liu, Feng Yang, Chaohua Zhang, Hongwu Ji, Pengzhi Hong, Chujin Deng. Optimization of process parameters for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extractionof Passiflora seed oil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The Journal of Supercritical Fluids, (2009), doi:10.1016/j.supflu.2008.09.013(Article in press). (SCI收录)  [2] Shucheng Liu, Feng Yang, Jiali Li, Chaohua Zhang, Hongwu Ji, Pengzhi Hong. Physical and chemical analysis of Passiflora seeds andseed oil from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s and Nutrition, 2008, 59(7):706-715. (SCI收录)  [3] Liu Shucheng, Zhang Chaohua, Hong Pengzhi, Ji Hongwu. Lipase-catalyzed acylglycerol synthesis of glycerol and n-3 PUFA from tuna oil:optimization of process parameters. Food Chemistry, 2007,103:1009-1015. (SCI收录)  [4] Liu Shucheng, Zhang Chaohua, Hong Pengzhi, Ji Hongwu. Concentration of docosahexaenoic acid (DHA) and 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 of tuna oil by urea complexation:optimization of process parameters.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 2006,73:203-209. (SCI收录)  [5] 刘书成, 章超桦, 谢燕, 洪鹏志, 吉宏武, 郝记明, 张静. 脂肪酶水解低值鱼油富集EPA和DHA甘油酯的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已录用.  [6] 刘书成,李德涛,高加龙,李小莹,章超桦,吉宏武. 三种贝类的脂类成分及其营养价值评价. 营养学报,已录用  [7] 刘书成,章超桦,邓楚津,杨 锋,孙 毅,吉宏武,洪鹏志. 西番莲籽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及其特性分析, 林产化学与工业,2008,6.  [8] 刘书成,李德涛,陈惠香,高加龙,章超桦,郝记明,张静. 大叶紫薇籽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食品研究与开发, 已录用.  [9] 刘书成, 耿永丽, 章超桦, 洪鹏志, 吉宏武, 郝记明, 张静. 均匀试验设计在罗非鱼油精炼中的应用. 粮油加工,2008,7.  [10] 刘书成,李德涛,欧冠强,章超桦,吉宏武,洪鹏志,郝记明. 尿素包合法富集蛇鲻鱼油中EPA 和DHA 的研究.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8,3.  [11] 刘书成, 章超桦, 洪鹏志等. 差示扫描量热法对DHA、EPA甘油酯的热氧化动力学研究. 中国食品学报, 2006,1  [12] 刘书成, 章超桦, 洪鹏志等. 有机溶剂中酶促酯化合成n-3 PUFA甘油酯的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 2006, 3  [13] 刘书成, 章超桦, 洪鹏志等. 差示扫描量热法对金枪鱼鱼油热氧化动力学研究. 中国油脂, 2005,9  [14] 刘书成, 章超桦, 洪鹏志等. 酶法制备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的研究进展. 海洋水产研究, 2005,5  [15] 刘书成, 章超桦, 洪鹏志等. 金枪鱼油的精炼工艺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6,1  [16] 刘书成, 章超桦, 洪鹏志等. 高温GC-MS联用技术在油脂分析中应用. 粮食与油脂, 2006, 1  [17] 刘书成, 章超桦, 洪鹏志等. 超临界流体色谱和质谱联用在油脂分析中的应用. 中国油脂,2006,7  [18] 刘书成, 章超桦, 洪鹏志等. 液质联用在油脂分析中的应用. 粮食与油脂, 2006, 9.  [19] 刘书成, 章超桦, 洪鹏志等. 酶解法从黄鳍金枪鱼鱼头中提取鱼油的研究. 福建水产,2007,1  [20] 刘书成, 谢燕, 章超桦等. 油脂脱酸新方法研究进展. 粮油加工,2007,6.  [21] 刘书成, 章超桦等. 超临界状态对酶的影响研究进展.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7.  [22] 刘书成,李元瑞. 大蒜复合抗氧化剂配方优化及抗氧化机理分析.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7, 2  [23] 刘书成, 李元瑞, 王丽华等. 大蒜精油对食用油脂的抗氧化特性. 食品科学,2002,1.  [24] 刘书成, 李元瑞, 杨柏崇等. 香辛料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中国调味品,2002,3.  [25] 曾学熙, 刘书成, 章超桦等. 从鱼糜下脚料中提取鱼油的研究. 南方水产,2007,4  [26] 刘卓华, 刘书成, 章超桦等. 硝酸银络合法浓缩金枪鱼鱼油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4,8.  [27] 刘书成等.《水产食品加工学》课程多媒体教学初探.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6, 8(增刊)  [28] 刘书成等. 学生授课法在《水产食品加工学》课堂教学中应用.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8,8(增刊).
  • 郝记明
  • 姓 名:郝记明 出生日期:1969年9月21日 职称/职务:高级实验师  联系方式:湛江市霞山区解放东路40号海洋大学食品研究室  电 话:0759—2362245 E-mail:zjhaojm@sina.com  教育背景: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  工作简历:  1992年7月—1997年1月 湛江农业专科学校  1997年1月—至今 广东海洋大学  主要成果:  主要从事水产品深加工的研究,先后参与“虾头综合利用技术”等多项科研课题。参与了“天然海鲜调味料生产新工艺”等科研项目的工业化生产转化。协助导师指导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毕业实验课题。在《食品科学》、《食品与发酵工业》等期刊发表论文13篇。
详细地址
  • 详细地址:
    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海大路1号广东海洋大学
  • 电话:
    (%u0030%u0037%u0035%u0039)%u0032%u0033%u0036%u0032%u0034%u0039%u0030(招生期间)、%u0032%u0033%u0039%u0036%u0031%u0038%u0035(非招生期间)
相关推荐
重庆师范大学师资好不好,重庆师范大学师资怎么样 西安理工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安理工大学师资怎么样 宁夏医科大学师资好不好,宁夏医科大学师资怎么样 重庆邮电大学师资好不好,重庆邮电大学师资怎么样 西安石油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安石油大学师资怎么样 四川理工学院师资好不好,四川理工学院师资怎么样
相关专题
[查看更多]
其他地区 热门标签 常见问题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